大暑三候录

智能摘要
AI正在生成摘要

今日大暑,太阳至黄经一百五十度,天空大地如同蒸笼。大暑有三候:萤火虫飞舞、土壤湿润、大雨时行。此时农事最忙,稻谷成熟,雨水珍贵。人们通过各种方式寻找清凉,如颁冰礼、绿豆汤等。大暑是生命在高温中生长、孕育希望与丰饶的节气,是生命壮阔进行曲的写照。

今日大暑,太阳行至黄经一百五十度,在天空里亮得如一块烧得白炽的炭。古人说“暑”字原为“日者所”,意为太阳的居所,这确乎是太阳君临天下的日子。此时,天空与大地仿佛被滚烫的铜汁浇铸在一起,万物蒸腾,暑气如同无形的火焰,从地下燎起,将整个世界置于一个巨大的蒸笼之中。

大暑三候录  第1张

大暑有三候,一候腐草为萤。古人以为萤火虫为腐草所化,实为误解。但看那暮色四合,点点流萤悄然浮起,在幽暗中如星子般飘摇,使闷热的夏夜闪动着幽微的灵光,此景却真实如画。二候土润溽暑,土壤吸饱了水分,蒸腾出闷热潮湿的气息,汗水顺着人的脊背流淌,像是身体里藏了无数条隐秘的小溪,衣服贴在身上,粘腻难脱,却是生命在暑热里开凿出的沟渠。三候大雨时行,燥热到极致处,雨水便随时倾盆而下,雷声滚过,滂沱之水冲淡了酷暑,也仿佛浇灌了人间焦灼的心田。

大暑三候录  第2张

大暑亦正是农事最紧的时节。谚曰:“禾到大暑日夜黄”,稻子此时日夜兼程地成熟,晒场上铺开了金黄的稻粒,在烈日下曝晒,农人汗珠如豆,滴落于滚烫的谷粒间,却闪耀着喜悦的光泽。另有“小暑雨如银,大暑雨如金”之语,这时的雨水何等珍贵,如同金子般滋养着土地,亦如同金子般抚慰着农人焦渴的心田。

人们在这苦热中亦寻觅着清凉之道。旧时宫廷有“颁冰礼”,宋人《文昌杂录》载:“唐制,自清明取榆柳之火,夏至颁冰及酒。”夏至后,朝廷开始颁冰,将冬日窖藏的冰块分赐大臣,这冰霜便成了暑天里最奢侈的馈赠。民间则更爱绿豆汤、莲子羹,一碗下肚,清凉由喉入心,如清泉流过焦土。竹夫人也常伴在卧榻之侧,它那中空而编制细密的竹身,环抱于怀中,透出凉意,宛如拥着一段来自竹林深处的清风。

《诗经》有句:“七月在野。”这七月正是夏历的大暑时节。我蓦然想到,原来我们的祖先,早在荒莽之时,已然感受着这七月流火的灼烧。他们亦在暑气蒸腾的旷野中,与天地万物共同呼吸着灼热,却也从灼热中汲取着力量。这暑热中,有着生命原始而磅礴的律动,是万物在高温里倔强的生长,是大地在骄阳下孕育着的希望与丰饶。

大暑三候录  第3张

大暑,是燠热压顶的节气,亦是一曲生命在高温中搏动不息的颂歌。暑气如熔岩般铺展开来,我们亦在其中,带着汗水与希冀前行——因为暑气蒸腾的尽头,站着秋天;酷热煎熬的深处,藏着收获。这燠热难耐的节令,恰是生命最壮阔的进行曲:在汗水的浇灌下,在阳光的炙烤中,每一粒稻谷都在走向饱满,每一份辛劳都在酝酿甘甜。


点赞

点赞

赞赏

赞赏

分享

分享

收藏

收藏

评论 (0)

登陆后才可以评论 立即登录